從“金湖”到“綠芯”:中建八一打造深圳 “還庫于民” 生態樣板
訪問次數 :
發布時間 :2025-09-18
近日,中建八局一公司深圳羅湖金湖公園正式開園。這座曾經承擔調蓄功能的荒岸水庫,如今已轉型為生態融合、共治共享的 “城市綠芯”,為鵬城生態廊道建設注入新活力。

作為廣東省“萬里碧道”總體規劃的重要落地項目,羅湖金湖公園是“一帶兩廊三珠”碧道建設中“還庫于民”的典型案例。項目位于羅湖區清水河街道,占地面積10.61萬平方米,水庫碧道全長約2.17公里,涵蓋水庫清淤、邊坡整治、坍塌駁岸重建、新建環湖碧道、潛流濕地等建設內容,通過環境質量提升與生態修復打造自然濱水景觀。
改造前的金湖水庫存在庫底淤積、駁岸坍塌、水質波動、生態退化等問題。作為羅湖區首個“庫改”公園,項目以“構建韌性生態基底的活力都市綠芯”為核心目標,在保障防洪功能前提下推進生態修復與空間活化:通過駁岸修復、重建泄洪出水口確保水岸安全,采用“逐區施工、分段驗收”模式實施清淤,經水位調控重現超3萬平方米生態水面;同時將水庫打造為鏈接銀湖山與筆架山的生態鏈,形成“青綠藍相連、山水城相融”的生態格局。
公園以“城市方舟”為設計核心理念,構建“湖庫-漲落帶水岸 - 森林”三大生態層:水岸采用“低干預”設計,淺灘構建島群濕地,搭建鳥類棲息廊道;圍繞1.4公里生態環湖道路打造“堤、水、花、丘”生境體系及五個主題區,栽植60余種、3100余株花卉苗木,提升生態多樣性。
為滿足市民休閑需求,項目新建6處出入口銜接周邊社區,融入 “15 分鐘美好生活圈”;道路采用節能40%的低照度LED暖光系統,打造含探湖平臺、水上棧道、兒童區等在內的“步行碧道”系統。針對環湖步道途經的復雜地質,定制施工方案,增設擋土墻等設施保障安全。
此次金湖公園改造,是中建八局助力深圳 “山海連城” 計劃的創新實踐,探索出城市生態建設新路徑,以品質服務群眾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