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一津濰高鐵海興特大橋架梁通道貫通
訪問次數 :
發布時間 :2025-08-20
飛架30公里,連通京津冀魯。近日,中建八局一公司津濰高鐵站前五標項目濱州段海興特大橋連續梁全部合龍,標志著大橋架梁通道全面貫通,下一步將全力推進上部箱梁架設任務。新建津濰高鐵站前工程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建八局承建的五標段位于山東省濱州市,建設里程約31.52公里,主要包括海興特大橋與無棣站站場土建工程,其中海興特大橋全長約30.19公里,與津濰高鐵進入山東第一站——無棣站連接,建成后將結束濱州市區不通高鐵的歷史,成為連通京津冀與山東省的快速通道。

作為全線控制性工程之一,海興特大橋跨越3條河流、1條高速、2條國道,途經5個鄉鎮、40余個自然村,沿線地質與建設環境復雜多變。項目測量團隊詳細記錄沿線地形,綜合考慮地理特征與不同村、鎮情況,科學制定56個控制點,一周內完成施工路線精準定位。海興特大橋由893孔簡支梁及6聯連續梁結構組成,其中跨路連續梁最長256米,最大主跨度80米,需要在不封鎖國道的情況下“凌空合龍”。項目成立連續梁施工管理小組,應用“全封閉防護+掛籃兜底”安全管理舉措,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控橋梁撓度和線形變化,在施工影響范圍內全時段安全警戒,保障來往車輛正常通行。
項目采用“BIM建模+傳感器”技術,構建掛籃安拆、支架搭設等各工序BIM模型,動態監測、調整連續梁模板標高,實現施工交底、施工模擬可視化,將梁面高程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同時編制連續梁施工要點清單,針對不同施工環節開展樣板策劃,在全線率先打造連續梁零號塊等首件工程,均一次性通過驗收,最后一個懸澆段澆筑并張拉完成后,進行掛籃拆除工作。
海興特大橋跨馬頰河、德惠新河連續梁全長約270米,主跨度128米,是項目架梁施工的關鍵通道,施工進度對河道兩側物資輸送與工序推進影響較大。為克服河流汛期、水下基坑等影響,實現“涉水凌空百米架橋”,項目采用“筑島+鋼板樁圍堰”組合工藝,以總重約1800噸、長27米的拉森鋼板樁在河水中打造人工島嶼,為樁基、承臺施工提供穩定作業平臺,并應用變形監控及軸力應變計,全過程監控鋼板樁位移變形等情況,保障架橋施工高效推進。

項目架設周期跨越冬季,通過在連續梁區域搭設保溫暖棚,在頂板、側模、底模等關鍵部位采取加蓋保溫篷布、蒸汽加熱養護及噴涂厚聚氨酯防火保溫材料等措施,避免冬季施工對項目工期及質量的影響。同時聯合設計院深化連續梁圖紙方案,將17個標準節段優化為10個長節段,最大程度發揮項目機械與管理優勢,提前10天完成約6600立方米混凝土施工。
自2023年5月開工以來,項目嚴格落實“掛圖作戰”,以高質量管理推動高效率建造,超前完成116個計劃節點,憑借優異的標準化管理水平,累計獲得業主綠牌獎勵20張,獲各方錦旗、表揚信等10封,在2025年上半年鐵路信用評價考核中獲評“A級”。濱州市總工會、屬地政府、雄安高速鐵路有限公司天津指揮部、蘭州交大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津濰高鐵監理五標項目部等單位均發來表揚信,肯定項目建設成果及社會貢獻。
目前,7526根橋梁樁基已扎根大地,近千個承臺、墩身穩如磐石,30公里長橋凌空飛架,項目預計2027年全面通車,屆時將連接京津冀和山東半島區域,成為經濟交流、文化交融的幸福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