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120天封頂!這座“嶺南疊院”建在百米高空
訪問次數 :
發布時間 :2025-04-10
構筑云端嶺南庭院,對話未來城市空間。4月9日,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的東莞南城金融商貿大廈項目提前120天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正式進入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階段,建成后將成為東莞城市新地標。

項目位于東莞市國際商務區首發區,建筑高度199.9米,總建筑面積19.59萬平方米,由一棟44層辦公樓和4層地下室組成,是東莞CBD首開區八大項目之一、國際商務區標志性甲級寫字樓,建成后將助力東莞中心城區“一心兩軸三片區”高質量發展。

項目融合東莞“黃旗山”與“可園”兩大城市名片特點,形成步步高升的“空中疊院”,建筑形象結合嶺南氣候特征及綠植,將不同功能類型空間有機結合,打造灣區首個54米通高的嶺南景觀中庭,創新性提煉出極具嶺南特色的立體南園八景,為東莞CBD國際化形象注入地域特色。

項目總用鋼量約7000噸,其中高區連廊跨度36.8米,總重2415噸,單構件重25.5噸,需整體提升至近百米高空,是東莞市同高度水平鋼結構提升重量最大工程。

針對現場大跨度連廊需高空散拼、厚板焊接、頂板承載力不足等難點,項目與專家、設計院組成攻堅團隊,在汽車吊行走路線搭建支撐體系,對首層樓板實施整體加固,通過高區地面拼裝+整體提升、中區格構柱支撐+分段吊裝的方式,實現拼裝、焊接同步推進,確保鋼連廊平穩快速提升。

項目團隊通過模擬計算與電子設備集中控制,準確完成鋼連廊提升過程中的數據反饋和控制指令傳遞實現同步動作、負載均衡、姿態矯正應力控制、操作閉鎖等功能有效解決了有限空間下大跨度超高層鋼連廊施工難題。

項目聚焦綠色材料應用,以固廢基膠凝材料代替傳統水泥,研發固廢基綠色低碳工程材料產品,制備過程無需煅燒,處理累計減少碳排放量超3000噸。

應用實測實量機器人、法蘭焊接機器人、ALC條板機器人等多款智慧建造機器人,有效應對各種復雜地形、測量誤差狹窄空間作業等難題,提升施工效率,減少材料浪費。
項目建立完整的廢棄物回收體系,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統一采用“定型化”建筑材料,實現建筑垃圾源頭分類和減量化,順利迎接廣東省2024年“智能建造推動綠色低碳建筑”觀摩,向5500余名與會人員分享經驗做法。

項目建立“1+4+N”精益管控辦法,通過階段策劃與專項策劃相結合,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現場管控體系,通過30層懸挑高空支模策劃,解決裙房平層施工滯后難題,研發超高層結構高強混凝土泵送技術,實現C70混凝土近100米高度連續泵送,提前120天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項目團隊以每5人為單元,建立涵蓋各部門的網格化管理小組,實現全員安全管理責任落地,高標準打造首層安全樣板,針對各類已辨識危險源制定追蹤清單,全面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項目貫徹落實樣板引路制度,累計打造工序樣板50余項,隱蔽工程質量驗收一次通過率100%在2024年三、四季度業主質量評估中位列南方區域第一名。